欢迎来到金宝宝幼儿教育官网
-
-
周一 至 周五 8:00 - 17:00
全国服务热线
+86 25 84900189欢迎来到金宝宝幼儿教育官网
周一 至 周五 8:00 - 17:00
全国服务热线
+86 25 84900189【摘要】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篮球也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孩子因为年纪小,手指动作,大肌腱和小肌腱发育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对球类的特点和基本动作的了解。结合本园特色通过篮球来增强了幼儿的篮球技能技巧。本文从:优化环境,合理投放篮球游戏;注重差异,有目的指导幼儿游戏;创新篮球玩法,增强幼儿游戏积极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更好运用篮球来增强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 篮球 教学策略
篮球是有氧体育运动,幼儿通过正确的体育刺激,心血管、呼吸系统、血液和组织的机制会慢慢的到提高,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起到提高身体的目的。实践证明,幼儿篮球练习可以提高幼儿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结合实际情况对篮球展开探究。
一、幼儿园篮球教学的必要性
1.要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比如说小班,由于小班幼儿的各项机能还在发育中,对于小班幼儿教师主要以情景为主,在情境游戏中,加入篮球特色,让幼儿尝试滚篮球、推篮球等。中班幼儿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手部的发育情况进行拍篮球,在拍篮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指导和示范,应该如何拍篮球,拍篮球的姿势是怎么样的,拍篮球应该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腿微弯,微微下蹲,拍球时小手成帽子形状同时要颤膝。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更能让幼儿吸收理解。大班幼儿由于中班时已经掌握基本的拍球技能,在大班幼儿上面又可以提高,如增加球数,从之前的单球变成双手控球,蹲拍,防御拍,交换拍,高低球拍等。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篮球教学活动。
2.符合教育纲要按照中国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用》,规定在幼稚园的运动教学实施中,老师在设计和组织的日常运动教学中,应当自始至终坚持"以锻炼为主,促使儿童全方位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单方面的要让幼儿学习本节活动的知识技能,更要尊重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的自然生长规律,注重教学活动中的情境性和趣味性。如小班幼儿以情境游戏贯穿活动。中班幼儿以半情景半技能为主,既能让幼儿学会本节活动的技能,又能够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大班幼儿可采用合作游戏。篮球是符合幼儿对群体性,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所以对于大班幼儿我们主要采取,让幼儿自己创新、自己合作竞争来促进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受挫能力的发展。
3.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传统幼儿园教育比较偏重于孩子的学习,经常体育活动都会被其他课程所占取。更有些在偏远地区或者是乡下,体育活动等于虚设,与其他学科对比,体育活动更难开展,因为没有人上体育活动,更没有系统的了解体育活动应该怎样组织。因此,我觉得开展幼儿园篮球教育活动是客观上的必须性。
二、幼儿园篮球的教学方法
1.提问法在活动开始前跟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谈话引出本节活动的重点。
2.启发式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启发式教育让老师变成了孩子的导师、支持人、鼓励者,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
3.自主探究法让幼儿自主去探究拍篮球的方式方法,最后由教师总结。通过幼儿自己去探究出来的方法,更能够让幼儿掌握和接受,并且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篮球的乐趣。
如小班孩子在进行运动中,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篮球比赛来提高孩子对篮球的浓厚兴趣。中班小朋友,在进行运动前,教师应先培养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让其在运动中学会并可以锻炼身体。而对于大班幼儿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大班的年龄特点,采用合作有竞争性的游戏来巩固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表面上看,幼儿好像是在玩,但是,幼儿是在这种有目的、有安排的"玩"。
三、幼儿园篮球晨间锻炼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认为,儿童体操项目应注意促使孩子身心的发展,功能的均衡发展,素质的提高,养成对运动的浓厚兴趣。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还明确幼儿园为孩子们创造了科学、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与活动,以适应他们多方面的需求,让孩子在愉快的儿童活动中得到有益于身体成长的体验。
户外游戏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下开展的,大多以自选项目为主,对运动场地的设计和使用直接影响幼儿正常开展效率。首先,我们对幼儿园目前的运动区域做出了整体规划与布置。比如:使用场地平整、占地稍大的操场作为小朋友们的运动区域;在我园的游戏场地设置时,我们充分利用操场、以及供老师骑车进园的花石子路。例如:操场上面利用已画好的跑道来让大班孩子们进行拍球动作练习和创新。而小块的草坪也被很好的用来玩抛接球等游戏,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的发展。就连给老师骑车进园的一条花石子路也可以给小班幼儿设置情境路线,在篮球上绘画出小动物让小班幼儿进行滚球游戏,激发小班幼儿想玩的兴趣。
游戏材料的投放既考虑场地的使用,也要注重锻炼项目的安排。如:老师将抛接球游戏摆放在一处,运球游戏放一处、拍球游戏放一处等,每一处都用醒目的标志提示幼儿现在所处的运动区域。这样一来,让人很一目了然的知道了哪块地方是什么类型的篮球运动了。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差异,有目的指导幼儿游戏。《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试用)》中提到:“教师应是孩子认知生活的支持人、合作伙伴、指导人。”
在开展篮球训练时,老师要给孩子们营建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宽松愉悦的气氛,能够更良好地激励幼儿们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们应该努力营建更舒适的教学活动气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导》也提出:“营建温馨、愉快的心灵教育环境,使儿童们产生平安感和信任感。”
首先,我们老师应该用自己积极热情的态度感染学生。我们参与运动的儿童健康胆尝试各种运动。其次,我们还需要创设“接纳、肯定”幼儿的环境,以充满鼓励的眼神、笑容的动作、积极的语言鼓励一些不愿意活动的孩子,使幼儿们体会到老师们的关怀和爱护,进而建立自信心。就以第一次拍篮球活动为例,有部分幼儿不敢拍,这时候,我走过去故作夸张地说:“哇,这个篮球很容易,又好玩。”说着我就请其他拍的好的小朋友来拍篮球,其他的小朋友看着就会觉得很容易产生想尝试的想法,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不仅仅会拍,并且能拍的很好。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从精神上鼓舞、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也应当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对孩子进行榜样帮助,用自身的热情去影响孩子,帮助他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还可以以孩子伙伴的形式参与游戏,和孩子共同探讨篮球的游戏,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吸引孩子,引发孩子的积极性。如果孩子对单一的拍球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创新其他拍球的方法。在指导过程中,不仅要让幼儿能参与到游戏中来,老师们还应根据幼儿的差异性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1.集中训练与发散运动相结合。
有目标的培养幼儿运动,我们采用集中地训练与发散运动有机地结合的方法指导儿童开展训练。在集中地训练时,我们可以按照幼儿每天的活动重点,用游戏化的循环方法指导儿童开展训练运动,这既能够缩短幼儿的等候时间,也能让我们更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从而使每位幼儿都完成了训练。而发散运动时则可以让幼儿掌握运动自主权,便于我们开展个别指导。我们可以一方面给能力较强的学生表现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尽量给能力较弱的幼儿以激励,但不要给幼儿形成负担,同时协助他们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训练,使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学习。
2.分组重点工作和全面督导相结合。
幼儿需要掌握初步的语言知识。每当拍球后,我们教师都会采取分组重点引导和全面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的运动能力从各个层面上有所提升。做法如下:一名老师主要引导另一个孩子的练习,或细心引导孩子掌握新的知识,或引导孩子激发创意,发现创新玩法与孩子互相学习;另有一名老师则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点。
由于我园一直以来致力于篮球方面的研究,因此我园老师在指导过程中除了注重以上指导原则上付出行动。
首先,需要幼儿教师们建立科学的幼儿理论,以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为基本理念,同时坚持培训的“游戏活动性”和“兴趣”等原则。
其次,更需要老师们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做到面对所有孩子,因材施教,将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我们需要作为老师的你,特别重视“科学性”和“循序渐进性”的教育原则,按照孩子的年龄特征,考虑每位孩子的特殊需求,科学合理的选用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促使每位孩子在各个水平上的发展。
幼儿园篮球项目,能够提高孩子产生体育的积极性,为了本园篮球项目的进行发展,要求教师们进一步的学习实践创新,努力提高自身在篮球领域的知识和教育机制,在开展的实践中,也要找出一个符合各年龄特点的篮球课程,努力让幼儿喜欢篮球,就爱上篮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